孙老师育儿(你知道孙老师吗)

yuer512022-08-15 18:28:09早教娱乐5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孙老师育儿,以及你知道孙老师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的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让儿童在爱和自由中飞翔

——《爱和自由》读后感

由于职业性质的关系,对于幼儿教育的书籍也自然特别上心,读大学时看了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书中鲜明的例子帮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言行举止的含义,而今又看了孙老师的《爱和自由》这本书,同样深有感触。

孙瑞雪老师是国内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创办者,2003年10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上,作为全国幼教领域唯一的大会发言人,孙老师做了“爱和自由”的主题演讲;仅在2003年期间,孙老师就作了数十场育儿讲座,这些讲座改变了千万个家长的育儿观,也改变了千万个孩子的人生。《爱和自由》来源于一部演讲稿,最初有学员们根据录音整理出来,在家长中、在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2000年8月出了第一版。正如书名所写,本书致力于诠释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爱和自由,书中用精辟的理论和大量实例深入说明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纠正了成人对于爱和自由的一些错误理解。而爱和自由的重要性更是被提高到对中国人来说史无前例的高度,纪律、独立、智慧、道德……这些我们期待的品质,都取决于我们给孩子怎样的爱和自由。书中的每一章讲解了一个观念,并辅以生动的例子,这些思想和观念引领我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也帮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爱、自由和规则。我懂得了怎样的爱才是真正为儿童所需要的,儿童渴望的是一个自由的环境,而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自由和规则并不相矛盾,而是互相依存的。

关于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

如果问:你爱孩子吗?所有的父母都可以马上给出坚决而肯定的回答。但如果问:你会爱孩子吗?也许就需要我们认真想一下了。我们可能觉得爱是简单的,只要发自内心就行。但这是主观的误区!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精神世界,就无法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所做的只是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我们认为对孩子有好处的事情,但是那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孩子需要什么我们真的明白吗?当这些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时,我真的感到很可怕,原来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不是真正的爱,那只是我们认为的爱,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爱孩子。对于爱的理解,书中提到应涉及这几个方面:爱的语言、爱的行为、爱的心理和爱的关系。

言行是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对于儿童来说这也是主要的爱的表达方式。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的语言和爱的行为呢?这从处理事情的方式上可以看出。一次在英语活动中,我们班的均均因为没有被老师请到就大哭起来,在一旁的我便走过去请他耐心等一会,老师待会会请到他的,然而均均还是大哭不止。这时,我蹲下来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很想被请到,但是我们要学会等待。”非爱的行为是站着并批评他,而真正的爱的语言和爱的行为应该是用包容的心理解儿童的心情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爱的心理是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你不应该过多得拿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去比较,你只需要坚信,你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就好了。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念,正如爱因斯坦的成功源于他母亲的坚强信念。从和家长的交流中,我得出:横向比较是家长评价自己孩子的主要方式。经常听到家长说:我家孩子画画怎么样,某某小朋友画得怎么样;某某小朋友皮球拍得这么好,我家孩子却只会拍几个等等,这样的话是我们随处听得见的,甚至有些幼儿教师也经常这样评价孩子。横向评价是需要的,但并不是主要的,我们也应该重视纵向评价,把孩子的表现和他自身的过去做比较。人的独特性要求我们必须把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结合起来,并且坚信每个儿童都是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

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完整的爱还必须给儿童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成人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关系,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绝对不会去欺负别人。芯芯一家四口是甜美和睦的一家,无论是平常所见还是从幼儿成长档案中看到,芯芯一家都是充满幽默、欢笑的。在幼儿园里芯芯也向一个小姐姐一样处处关心小朋友、关心集体,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关心大家为大家做好事的表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也就是说家长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日常行为。

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爱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妥协、爱不是纵容,同样,爱也不是束缚。爱是为儿童建立一个充满爱的环境,爱是当儿童需要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关怀。

关于自由:爱,就要给儿童自由,自由是爱的核心。

自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由指儿童的身体、情绪、感觉、认知、心理、精神、心灵不受外力支配和压迫。人们总是担心,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得到了过多的爱和自由,他就不再拥有走向社会的心理力量,他就自然成为一个弱者。关于自由这部分,一开始孙瑞雪老师就告诉我们:孩子是来自天堂的,在他的内心,与生俱来有一个神性的精神胚胎,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这个精神胚胎会通过孩子的身体、感觉、情绪、认知、头脑和精神,不断地自我学习、成长,最终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如果不能让孩子自由的成长,最终他只能成为一个有“缺憾”的人。当儿童专注于玩沙时,我们在一旁唠叨,不要把衣服弄脏了;当儿童按自我意愿绘画时,我们拿过画笔说不是这样画的,应该这样画;当儿童想要端起杯子时,我们赶忙抢下来说,你会把杯子摔碎的……太多的不许和要求让儿童失去了自我,变得不知所措。在幼儿园中,我也经常听到孩子说,我妈妈不让我擦桌子;我妈妈不让我自己叠衣服;我爸爸不带我去超市……他们的意愿得不到满足,他们只能在成人的影子下做着成人允许的那些事。那么怎样才是给儿童自由呢?

孙老师说,自由应该是:1、儿童拥有能从环境中选择(行为的自由,进出教室的自由等)吸引自己事物的自由; 2、拥有他需要安静时就能不受干扰的自由(独处的自由,选择空间的自由等);3、拥有自己去发现解决事物或者问题的办法与计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思想的自由);4、凭借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人交换及分享的自由。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常常以这四条原则来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自己的决策和这四条原则相背离,那么就重新修改到符合这四条原则。我们幼儿园每个星期每个幼儿至少要轮到两次区角活动时间,而区角活动时往往很是让我头疼,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商量着制定区角规则。儿童由于年龄、经验等的限制,我事先想好了三条规则:1、操作时不能打扰他人工作。2、区角满5个人后就不能再进这一区角了。3、将自己的操作材料归位。孩子们经过商量以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如果打扰他人工作了怎么办?如果区角满5个人了还是很想进这个区角玩怎么办?如果有人没把材料整理好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我又让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的办法。于是又有了钱三条规则的二级规则:1、若打扰了他人工作,先提醒,如果不听,终止此次区角活动。2、若满5人,可以和这5人中商量可否交换区角玩,得到应允方可交换,如果每人愿意交换,那么只能到别的区角玩。3、若材料未归位,先提醒,如果还是不整理就取消他下次玩这一材料的资格。孩子们对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规则都很满意,由于是大家自己的决策,所以在区角活动时每个人都很遵守规则,并且会提醒犯规的孩子。自由,不仅仅给予孩子行动的自由,也要给予孩子决策的自由,自由的孩子会把握好自己,会为自己负责任。

关于自由和规则:那么自由是完全不管不顾、任其随意发展吗?当然不是。自由是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是最让我困惑的问题。自己的内心是渴望给予儿童自由,但却常常担心这种自由会破坏活动规则。孙老师说学校的规则应该是粗俗的行为不能有;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请等待;请归位;请不要打扰别人;请学会道歉,并有勇气要求他人道歉。想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法,这6条原则不也都一一体现了吗,那么怎样才能使自由和规则既界限分明又相辅相成呢?

1、不可以有粗俗、粗野的行为。

只要幼儿没有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就应该享有充分的言论行动自由。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对于幼儿模糊的物权观,我们首先要坚决、温和地制止他的不当行为,然后明示物权观:班级里的物品是属于集体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而且应该互相分享;只要不是你的,就是别人的东西。

3、请等待。

培养孩子从容、不焦虑的品质。谁先拿到谁先玩,先排好队的人先倒开水……这些就和谁先跑到终点谁就赢一样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规则。

4、请归位。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东西从哪里拿过来就要放回到哪里去,也就是归位的问题。我班每次区角活动后物品都归位得很好,因为每个孩子都知道每样物品的所在位置。就是说要想孩子学会归位,首先应该帮助孩子明确各物品的固定位置,帮助孩子建立起秩序感。

5、请不要打扰别人。

培养孩子体谅和照顾别人,并且让他人负自己的责任,不多管闲事,不干涉别人。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教学活动都不可以打扰别人,这应该成为每个人做人的行为准则。

6、说“对不起”。

培养道歉和要求对方道歉的勇气,不留积怨,化解愤怒和恩怨。文化的改变首先改变在语言上,做错了事就应该说“对不起”,但别人做错了事也应该勇于要求对方道歉,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规则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自由,有纪律、有秩序的社会才是自由的社会,自由的社会才能成就自由的人。这6条都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规则,对于发展中的儿童只要遵守了这6条规则就应该充分享受自我发展的自由。这样既可让儿童自由地发展又为他们成为社会人奠定了基础。

结束时引用书中泰戈尔的一首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让儿童在爱和自由中飞翔吧!

现在的家长最重视孩子的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孩子锝教育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头等大事。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热爱生活、有理想,有文化的新时期人才,也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下面我就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真诚互动沟通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学会赏识。 赏识的概念就是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并欣赏自己的孩子。其实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作为一个全新而独立的个体来到这个崭新的世界上,他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学会自立,自强以及很多陌生的东西,与毛泽东、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因为在他的生命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我儿子今年已经十二周岁了,书也读到了初中一年级,在他成长的这十二年中,我作为一个父亲,一直都在欣赏并在赞美着他。我认为还成长的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以一种期待和鼓励的心态为他高喊“加油、努力”。哪怕他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会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我坚信自己的儿子是最聪明和坚强的。 我从不说儿子笨。因为家长在刚开始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会以他自己幼小的自尊捍卫着,他在刚会说话和懂事的时候内心深处就已经形成了强烈但比较脆弱的自信,但随着你这种说“笨”观念的不断深入,不厌其烦并周而复始,孩子就逐渐开始相信自己笨了。他会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陡然黯淡无光,言谈举止和思维也必将失去活力。老师只要出一个题目说:“同学们,这个题目有点复杂,大家好好想想。”他的情感第一反应就会是:这个题我肯定不会,因为我比较笨!这是一种传播给孩子多么危险的信号啊! 我坚信自己的儿子是独一无二的。对他在不同方面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我都会伸出大拇指对他说:“儿子,你真棒!”记得那是两年前,他看到有许多儿童在溜冰场溜冰,儿子顽皮而又调皮的天性让他也跃跃欲试,但他又怕摔。我就鼓励他说:“既然别的小朋友能学会,你也肯定能,不要怕摔倒,摔倒了你也可以自己爬起来啊。”就这样他逐渐在摔倒中找回了自信,由慢到快,由正滑及倒滑,再玩出许多溜冰花样。如果我当时对儿子说:“学什么学,你这么笨也能学会溜冰吗?”那结果可想知,他也会在永远的笨的感觉中消沉和沮丧下去。 还有一点,就是儿子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打过他。如果学校的老师搞一次家长测评,让从没打过孩子的家长举起手来,我肯定会是第一个,而且毫不犹豫。我的这种做法看似有悖于现在社会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因为我们传统的做法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更有句说法叫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常听一些家长边打孩子边说:“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说了算?!”关系紧张的好象是阶级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中国几千年来的君臣父子关系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就是:父母打骂孩子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天经地义..但我做为父亲总会反思一下,你打孩子的后果是什么呢?打掉的,只能是孩子的尊严和自信! 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还不如一个种地的农民对庄稼的态度,农民永远不会苛求自己粮食的产量,而更注重自己种庄稼的方式。说句通俗话吧: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亦将决定孩子的命运! 二、信心是成功之母。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诚然可贵,我觉得在失败中多一些真心的对待也是人生一种必须的感悟。为了让儿子树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信,我虽未煞费苦心,但仍有我内心的一种深情注入。儿子从今年五月份喜欢上了打台球,而且自认为在同年龄中已属佼佼者,我的水平自然远在他之上,但为了培养他这种爱好和自信,我就故意先输他几局,然后偶尔再赢他一局,在打台球的实战中教他击球方法,让他象对待考试一样耐心和细致。通过这几个月的磨炼,我现在一局不让他,儿子却能连赢我三局,说明他的心态和技术亦能发挥的很好,也让他明白了社会上将来的竞争会很残酷,只有凭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的赢得胜利。 三、学习并快乐着。 说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得不先说一句,好多人认为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也是痛苦的奋斗,然后失败,再奋斗,再失败..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想想,为什么不能认为这是一种快乐的人生呢?经历的是欢乐的失败,然后在欢乐中站起来,再享受这种失败,如果没有失败,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亦是一种美好的乏味! 我对儿子说,天才总是把学习当游戏,如痴如醉并倾注全部身心,在这种游戏中找到快乐。每到周末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会问他:学习感到紧张么?压力大么?儿子的回答也总令我欣慰:不紧张。短短的三个字反映了儿子对学习的态度,我只想尽力成为儿子的一个合格父亲,让他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价值,让他学会自己呵护自己的生命与感觉。 100分很重要么?第一名很重要么?我从不要求他每次必考一百分,每次必拿第一名,尽力即可!60分代表什么?及格。如果你是工厂里的一个产品,就是合格,就可以出厂。所以你就没必要把全部精力耗费在争夺名次上,考第二名了非要第一名,考99分了非要100分,一次100分了仍是不够,非要次次100分,回回第一名,这样就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压力,学习也自无快乐可言。 其实求知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如果你整天只知道考试分数和第一名,那样你的求知过程就会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所以我就一直向儿子灌输这样的理念:把学习变成一种欢乐的索取,快乐并学习着,只要你尽力了,你快乐的学习了,我也会对你伸出大拇指:儿子,你真棒! 四、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朋友,如果说的抽象一点,你甚至可以把工作和学习当做你的朋友。我小时候看过一本连环画,那上面关于朋友的说法我仍然记忆犹新:朋友就是与你共患难时仍不会放弃你的那个人,多年以后你可能不记得他,但他仍在心灵深处为你默默的祝福与祈祷。我认为和孩子最好的交往就是把他当作朋友,鼓励他并赏识他,但也可以批评他,要站在“看得起、够朋友”的前提下批评,好朋友的提醒与批评是生命中的珍贵礼物,孩子也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份礼物的。

温室长大的花朵为什么也很强大?80后的集体实验

80后这一代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也被称作温室的花朵,被认为经受不住风雨。可成长后的80后让人大跌眼镜,他们的优秀不逊于任何一代人,甚至胜于60后、70后。我从80后的集体家庭教育实验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温室里的花朵照样可以强大,大胆地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这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一、夏令营里的较量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对孙云晓老师1992年发表的一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印象深刻,此文对比了中日少年在夏令营里的表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广为传播,对很多人的育儿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父母因此注重早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觉得不能宠着孩子,应该让孩子多多受苦,生怕溺爱了孩子,担心孩子会成为“垮掉的一代”。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不少积极意义,在一些方面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不过教育之道在于中庸,适度。太宠了,太娇气了不好,可是一点儿也不宠,不允许孩子娇气,或者想法设法给孩子找罪受,就矫枉过正了。孙云晓老师的文章毕竟篇幅有限,不可能论述得非常全面适度(孙老师在此文中也部分注意了尺度,比如他反对的是过度的呵护)。但是,因为没有说得全面,所以如果解读不当,很多父母、老师就会矫枉过正,走向相反的方向。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1992年中日少年夏令营的故事,那些孩子11到16岁,算起来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正好成长于所谓小皇帝、小公主式育儿的年代,这些孩子将来能不能行,饱受怀疑和忧虑。二、为什么这篇文章广受诟病 在这篇文章里,孙老师说: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命运的人,都值得想一想,这个现实的矛盾说明了什么。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通过这篇文章的描述,人们会有一个印象,中国的孩子表现太差,处处不如日本孩子,甚至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 这也是这篇文章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贴吧:我看《夏令营中的较量》, 还有一篇热文:时间是检验SB的唯一标准就有不少反对意见。一个80后的话很有代表性:话说这篇文章当年坑了很多的小正太小萝莉,我就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位:这篇文章让整个80后背了整整一个童年的黑锅;不仅是黑锅,心里那个压力大啊。我上学那会,刚懂点事情,就读到了这个文章,心里那个自卑、那个痛苦啊,都难受得掉眼泪,摧残我幼小的、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啊。还有: 记得当年小学班主任在班上读过全文,把我气死了,心想中国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呢。还有:我们这群80后被这个谎言压了整整20年抬不起头来,什么垮掉的一代、没有希望的一代全是指我们......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尖刻的评论,部分是因为这篇文章失实。比如孩子的负荷不是二十公斤而是十公斤;每天不是步行50公里而是19公里。这让人质疑这篇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而且只强调日本孩子的长处和中国孩子的弱点,日本孩子看起来接近完美而中国孩子几乎一无是处,这应该是不客观的。而且明显戴着有色眼镜在观察。连男孩帮女孩背包都被表述为:“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焕发,还千方百计让她开心。”有人考证:实际上的夏令营中中国孩子体现出,相互友爱(途中相互鼓励、唱歌,中途吃饭时一起帮忙、分配食物)、互相帮助(男同学纷纷主动帮女孩背行李)、坚持到底等品德。(注:这种说法没有确凿来源。)而日本孩子暴露出相互之间漠不关心、从不相互帮助、吃饭时争抢食物不顾他人的极其自私的特点)。(注:这种说法依然没有确凿来源。) 这种夸大、渲染的确能抓住人眼球,但是却会给人以误导。 中国孩子当时的确存在一些现象,比如自理能力一般,没怎么吃过苦,看起来娇气。孙老师据此推断: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 三、温室长大的花朵到底有无竞争力? 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多么能言善辩,不如让事实说话! 80后现在已经三十岁左右了。我工作过的研究所就有很多80后,我观察到的80后,从聪明才智和全面素质来看是强于70后、60后的(毕竟从小受到的教育要好得多);从情商的角度来讲,也是坚强自信,自强自立、好学上进的,在工作中能够吃苦耐劳,加班到凌晨三四点也是有的。现在的社会舆论也很少见到对80后的批判,他们绝对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是充满希望,很有竞争力的一代。看看他们在98年抗洪中的表现就知道了,那些80后是非常能吃苦、非常能战斗、非常坚强的战士。现在很多人已经展现才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现在没人认为他们竞争力不行,当时的垮掉的一代的忧虑不过是虚惊一场。 80后为我们做了一个史上最大规模的家庭教育实验。实验的结果透露给我们一个惊人的秘密:孩子小时候娇气些没关系,自理能力一般没关系,没大吃过苦也没关系,只要不是过度呵护,孩子长大后照样是很有竞争力的。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照样很强大! 还有一个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欧洲人从小强调自理自立,但是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却没有中国人这样勤奋;他们几乎不加班,而中国人加班是家常便饭。似乎娇气的中国小孩长大后更能吃苦耐劳! 当然,中国人勤奋不是因为小时候娇气,而是文化、生存压力等诸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但这也说明,孩子小时候娇气和长大后不能吃苦耐劳,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 温暖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和滋养,得到充分的爱,对心理的健康有好处。相反,从小在家里饱受打骂、指责、批评的孩子,故意制造不满足,故意不给孩子温暖,虽然可能经受过挫折,但也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当然,我说的满足也不是完全满足,而是适当满足,有所节制。同时,适当适时地培养自理,适当地让孩子吃苦,只要方式得当,孩子也是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的。四、广大家长的集体潜意识 我从咨询中发现,很多家长目前有一种集体潜意识:生怕宠坏了孩子,生怕溺爱了孩子,很着急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故意制造挫折让孩子受苦,结果给孩子带来了很多无谓的痛苦,把幸福快乐的童年破坏了。 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我是比较宠爱女儿的(当然是适度的),也没怎么让她吃过苦,没着急培养自理能力。但是孩子好像天生就能吃苦,也愿意自立,不需要有意去磨练。她单薄的身体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乐此不疲,从来没叫苦,让她少拿些东西还不同意;每天需要端正地坐着认真听讲,还要做那么多作业,也几乎没有听她叫苦叫累;一起去爬山,也乐颠颠的,我们觉得累,她也不当回事儿,高高兴兴地在前面领路;虽然干的家务不多,但有时也会很主动地干,拉都拉不住;老师要求做PPT课件,她喜欢做,会一直做到半夜十二点,真是佩服她.....可能只要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吃苦对她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我适当宠爱孩子的愿望是朴素的。孩子上学之后就有不少苦要吃,有很多累要受,吃苦受累有的是机会,着什么急呢?为什么不在家里给孩子更多的温情和幸福快乐。而且事实证明,温室长大的花朵照样是强大的。而且长大后由于生存的压力也不见得一定会幸福快乐,所以,还是活在当下吧,让孩子现在就幸福快乐。 与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孩子天生是能吃苦耐劳的,即使不去有意培养,只要孩子有动力,有上进心,有了兴趣,吃苦对孩子也成了乐事。比如那些通宵打游戏的人在我看来是很能吃苦的,但是他们不需要从小培养吃苦能力,只要有兴趣有动力就可以做到;那些连续三四个小时踢足球的人,好像很需要吃苦,但是他们乐此不疲,不需要培养。至于自立更是孩子的天性,到了青春期你不想让他自立都不可能。 即使在家庭里不吃苦,以后吃苦的机会也很多: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一直不能放松,尤其中学更加紧张,锻炼吃苦、磨练的机会天天有;而且现在孩子可以在体育运动中饱含兴趣地锻炼吃苦耐劳。 有些人喜欢批判:中国家长只知道天天抓孩子学习,不去培养孩子的素质。不过天天这样学习,已经让孩子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动脑筋,学会了竞争。日本孩子在夏令营里吃苦也就那么几天,但我们中国孩子天天在吃苦、在磨练。如果家长不是很开明理性的话,升学的压力是足够折磨孩子的。 教育之道在于中庸适度。我认为可以逐渐陪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让孩子适当吃吃苦,只是建议适度中庸,而且顺其自然,不必着急。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四五岁就让他完全自理,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个人认为,这些事情,在给孩子幸福快乐的同时顺势而为就可以了。 本文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如果您觉得惊愕,可以留下您的评论! 读者评论: 1、唉,早想通这个道理,现在也不会和孩子拧巴了。 2、这篇文章让我放下了一个很大的心理包袱,谢谢 3、赞同老师的观点,不管是苦还是福,适度就好。 4、呵呵,我就是小时候没干活没吃过身体上苦的80后。不怕您笑话,我18岁上大学才学会自己洗衣服,第一天洗T恤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洗,结果愣是用个毛刷毁了我漂亮的衣服。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但现在我工作了,我当了母亲,那种独当一面的表现和气魄让全家人大跌眼镜。三十年前他们是怎么也想不到。 5、老师说的都很中庸很实在,我也是80后的,也是家里宠大的,可我能吃苦,大三后自己挣生活费,毕业后一个人拿背包走南闯北的。我完全同意老师对我们中肯的评价,没有带社会的感情色彩,!我记得刚刚进好妈妈群时,有几个70后的妈妈说我是80后的,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后来聊了两天后,他们完全认同我,并且说我是80后妈妈的典范,这个帽带的有点高,可我知道我不是,我是80后妈妈的代表,并不是80后的妈妈就是不负责的。同时就像我们80后好多人说人家90后是“脑残”一样,我觉得都是偏见 6、我非常赞成老师的观点,没有必要刻意的去让孩子吃苦,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在这些挫折中自己体会坚强、学会成长,顺其自然的慢慢强大比拔苗助长好的多,对于孩子需要有一颗慢慢等待的心! 7、孩子爸爸这几天正与我讨论六岁的儿子自理能力差的事情,说别家的孩子如何能干,总是与别的孩子比,可我愿意顺其自然,慢慢等待,不特意强求孩子,因此与老公之间有了分歧。我一直注重孩子自信快乐性格的培养,其他的要求顺其自然。老师的观念 8、我也曾受到《夏令营中的较量》的影响,对儿子的独立性的要求有些过度!赞同维尼老师的观点!感谢您分享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

9、很赞同此文的论调,深合我心啊。本来还有些纠结,担心自己以宽容的名义宠爱小孩,现在有你的文章做依据,感觉有底气多了。非常感谢维尼老师的讲解,希望能学到更多知识。 10、我是70后母亲,很同意本文观点,很随意的“惯”着90后的女儿,可是女儿照样是一个阳光活泼开朗有善心有爱心的孩子,言传身教的力量和顺其自然的成长方式可能更好! 11、我基本上赞同维尼老师的意见。我作为70末80初的那一代说说个人的感受:小时候在家里也是被父母宠着吃宠着喝,父母能代劳的一定不要我插手,基本可以说是温室里的花朵。大学的时候也是走读,基本没有过过纯粹的集体生活。开始没看出什么差距问题,但是一到了工作岗位,问题就来了;人家那些从小自立性强的孩子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到了我这里却成了大问题。生活的锻炼让他们对于一些工作生活的事情驾轻就熟,但是没有经过什么生活磨砺的我却对此一知半解。说来惭愧,有些事情人家18岁就明白了而我到了30岁才明白。我觉得还是个人经历少了。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报的态度就是:不刻意去制造困难,但是该放手的时候一定放手,能尽早的让孩子自己接触的事情最好别插手。 维尼:这位妈妈的评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孩子想自己干,父母都不让孩子插手就过分了。如果宠爱过度,呵护过度,一点儿也不让孩子去经受风雨、历练,肯定对孩子不好。因为一般的孩子在高中后就住校了,所以也就没有这位妈妈的问题。适度、自然是最好的。 12、没有必要故意让孩子去吃苦,当然也不过分宠溺,顺其自然就好。就像小树苗一样,要是给它足够的空间阳光水分等生长必要的因素,正常情况下自然也会根深蒂固,长成大树抵抗大风大雨。孩子也一样,心灵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后才会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面对长大后的各种问题。

男主应该是姓慕的总裁小说

父母需要长大

作者: 孙钺

简介:

感谢六七年前的一次偶遇,我与孙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孙老师,清澈、明亮;喜欢这位姐姐,博学、热肠。无论生活琐碎还是育儿之扰,一经孙老师的开解,总有拨云见日之感。盼这本书几年了

学前班育儿宝典怎么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进步,社会也对教育有了高度的认识及要求,尤其是学前教育也得到了深度的认识.因此作文已不再是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的专利了.作文也在一步步融入幼儿园的小孩子生活和学习当中,当然有所区别的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接触的是口头上的表述——口头作文. 一、幼儿学写口头作文对其学习成长的帮助. 1、发展其语言表述能力.幼儿进入大班后的各方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在语言表述方面.他们从简单的表述一件事到现在可以详细不错的学述具体的事件,而且还能加上自己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幼儿看待事情的思维已经不简单的停留在表面上,他们可以区分好与坏,善与恶,已经能初步的判断是非了.那么如何使幼儿的语言表述更规范更清晰更具体呢?因此,在大班里幼儿进入口头作文的学习来引导、锻炼、规范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使语言能力有了更一步的提高. 2、为入今后的作文学习做铺垫.幼儿口头作文是孩子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之间的桥梁,可以为今后些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口头作文,就是希望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之间,寻找一个桥梁,使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从口头语言表达到书面语言表达的过渡.每个孩子在心里都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作为老师和家长应抓住这个好机会,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为幼儿加入了口头作文的学习和练习.有很多家长朋友并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也不理解老师的教育工作.(有些口头作文时需要家长记录完成的.)有些家长认为,小小的孩子为什么现在就学习“作文”以后上学后不是也能学习吗?其实家长只看到了表面上的“繁琐”,其不知幼儿在口述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提高的过程,一种理解的过程,一种学习词语的过程.在一开始的表述中他们不会加入太多的形容词,就像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但是通过这种不断有序的锻炼后,幼儿会加入自己知道的美丽词语来丰富自己的口头作文了,使口头作文有了“草莓味”“香蕉味”“菠萝味”,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特色.他们在幼儿园里接触过了口头作文,了解的写作的模式,那么在升入小学后在学习作文时就不再陌生.因此也就会加大幼儿学习口头作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写好作文呢?写作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尤为重要,所以在幼儿阶段根据幼儿对万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培养与激发对作文的学习,为日后做好基础及铺垫. 3、帮助幼儿巩固拼音的学习.在幼儿进行口头作文的时候,是需要家长帮助整理记录的.但是第一道程序是要求幼儿用已学过的拼音来自己记录,真正实现想与写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幼儿自己用学过的拼音来完成.虽然幼儿也会做拼音的习题来练习,但什么是对拼音的检验呢?就是达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幼儿自己用拼音记录口头作文的这个过程中,既节省了平日里对拼音的的复习的时间也到达了从实践的角度对拼音的巩固复习.节省了时间也到达了学习的目的. 二、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口头作文的培养? 1、先从说什么就写什么入手.简单记录自己所经历的事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万花筒,像七色彩虹.园里有各种社会活动、学习活动,家里和爸爸妈妈出门旅游,亲友聚会.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些什么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的所看所思或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所说的这些内容,只要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 2、写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先讨论交流,再落实到笔头上.为幼儿定下某一事件后,并不要马上让幼儿完成.而是大家在一起复述,讨论.例如:参观部队回来后要求幼儿写参观部队的感受.先不着急写,先请幼儿回忆然后把在部队里看到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交流.结果,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得非常清楚,其中的事情好像一下子又回放了一次.回家后,要求幼儿再把事件向家长描述一遍,(加深幼儿对事件的印象,顺清思维.)然后在用笔记录下来.结果连班上语言表述较差的幼儿,都能记录的很清晰. 3、老师尽量不做范例,让幼儿写出自我风格.为了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老师在辅导幼儿学习口头作文的时候,除了向幼儿讲述写口头作文的要求外(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自己的感想体会)减少给幼儿固定的模式.因为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老师经常举例示范作文,那么整个班级就会出现“一样”的口头作文.幼儿这段期间本来就是一个兴趣培养阶段,基础阶段,我们不是要求幼儿能够写出多么好的东西,而是培养幼儿的一个兴趣,一个学习的过称,最后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写作风格.我们应给提倡幼儿:嘴上怎么说,手就怎么写,即“我手写我口”;写自己想说的话,爱说的话.这样,由于写了自己想写的情景,说了自己喜爱说的话,贴近了幼儿的现实生活,抒发了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因此写出来的口头作文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语句表达顺畅,有特色. 4、口头作文可以从幼儿熟悉的、广泛接触的、易懂的内容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有思维、想象、分析加入自己的感想体会等.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尽早地跨越写作的心理门坎,熟悉从说到写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在儿童时期恰好是可以通过的帮助来实现的.在幼儿初步接触口头作文的时候,我们应该先从简单的叙述入手,减少幼儿的压力.在经过几次的练习后,让幼儿加入自己对事件的理解、分析、体会等,使口头作文更生动.教育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对幼儿更是这样. 三、我们怎么看待幼儿如何写好口头作文. 其实在幼儿世界里无所谓好与坏之分,在口头作文的表现上也如此.只能说他是否理解了或者是不明白之分.好的我们说他的口头作文既能把事情叙述清楚也能加上自己的感想体会.不好的我们说他的口头作文里只是平淡的叙述事件甚至把事件说的模糊不清.但是我们能够感觉到,幼儿确实是努力了,这在他的口头作文里老师是可以看到的.例如:幼儿在叙述完事件后,在最后加入自己的感想体会时虽然只是一句话“我今天知道了,只有听从老师的话我们才能进步.”但是老师能感到孩子是要表述自己的感想体会,在往这方面靠拢,只是现在的能力还不能把自己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说出来.其实这就是幼儿的一种进步,他在往“好”的一方面靠拢.在我的理解就是幼儿能够一次比一次写的更好更有意义,那么他就是进步了提高了一收获了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我所希望看到不是结果他能写成什么成名著作而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学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为他今后有何帮助.下面有一名幼儿的口头作文实例是从他的第一次到现在的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成长和进步. (1)“我觉得那个小女孩特别可怜,因为她失去了最心爱的妈妈和朋友(袜子).” (2)“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天津路小学,在天津路小学里面有一个体育馆,孙老师和穆老师领我们进去的时候,我在那里边看到了一个绿色的软绵绵的东西,我不知道那个是干什么用的,经过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它是用来做仰卧起坐的垫子,我在想我上学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垫子呢?” (3)“4月3日早晨我和幼儿园小朋友一起坐着班车去武警部队.到了部队老师给我们设计七项参观任务,其中有一项任务是看武警叔叔训练警犬.在训练时候虽然有点害怕,但也挺好玩的.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参观机会呢!要还有这样参观机会,我一定要睁大眼睛认真的看!” (4)“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坐火车来到大连.这是我 第一次坐火车.真的很兴奋.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海底公园,里面好大啊!有很多很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鱼,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海豚表演,海豚能够算数学题.它真 聪明.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森林公园,大熊猫在睡觉,丹顶鹤在吃鱼,鹦鹉在吃食,还有很多很多的动物.大象表演最好玩,它能给人按摩,长长的鼻子能把人高高举起.我还喂它胡萝卜吃. 晚上,我坐火车回到了家.大连一行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却见到了很多我没见过的动物,收获还是很大的.我感觉五一节过的真快乐.” (5)“今天我们开亲子运动会,我穿上园服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我们一起走完队列然后,园长老师宣布:亲子运动会开始.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接力跑,我和妈妈配合的很好.第二个项目是神力小推车,妈妈推我往前跑,跑着跑着不小心我趴到地上了,不过我没哭爬起来再推,小推车又倒了,我起来和妈妈再推,最后我和妈妈共同努力到达终点.最后我们一起跳着鸭鸭舞结束运动会.我们一起照相留作纪念,这是我们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了,我觉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我会永远记住这次运动会的!” 写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创作的过程.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锻炼幼儿的记忆储存;从说到写,鼓励表达,多读勤写.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幼儿多多阅读,认识学习到一些新的词语让他们记熟和运用.熟能生巧,经过练习,培养兴趣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是老师、家长的事,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不可间断的事业,只有我们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根本本质.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成长的更好!

《做个称职的好父亲》,读后感受?

你好

收到孙云晓老师倾力之作《好好做父亲》有些日子了,一直都在认真的看。之前就有看过孙老师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书籍,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感谢孙老师的辛勤付出。

我是一位八零后妈妈,属于对孩子的事非常勤快的这种类型,在孩子的问题上都是一手操办,我能解决的事情决不会“麻烦”孩儿爸。虽然之前也了解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在对待老公带孩子方面我是各种嫌弃。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想着应该先自己看,看完之后再推荐给老公。

这本书从孩子的各个时期来说明父亲的重要性。书里利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鲜活生动的案例来分析,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不会显得枯燥乏味,当我们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借鉴书中的方法,当我们能获得孩子的认同时再加上自己的方法融会贯通,我想这应该也是孙老师的目的,给我们在育儿道路上指出方向,但具体的怎么做还得我们自己去努力,老师教得再好,也得学生学进去,做父亲不是职业而是事业,需要一个男人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当然也需要妈妈们给爸爸机会。

希望已经成为父亲的和即将成为父亲的男士们都能抽空看看这本书。真的受益颇多。

孙老师育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你知道孙老师吗、孙老师育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文章

治病与育儿(为孩子治病)

治病与育儿(为孩子治病)

今天给各位分享治病与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孩子治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老一辈的育儿建议中,有哪些是非常糟糕的? 2、假如某一...

许佳育儿(许佳琪孩子)

许佳育儿(许佳琪孩子)

今天给各位分享许佳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许佳琪孩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许愿中间加个字做名字,谁有好想法,求帮助 许愿中间加个字做...

育儿啥意思(育儿育己的意思)

育儿啥意思(育儿育己的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育儿啥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育儿育己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循证育儿是什么意思 2、育儿习惯是什么意思?...

周岁宝宝正规照(宝宝照周岁照注意什么)

周岁宝宝正规照(宝宝照周岁照注意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周岁宝宝正规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宝宝照周岁照注意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宝宝的周岁照应该怎么拍? 2、宝宝一周岁...

超超育儿(超级育儿经)

超超育儿(超级育儿经)

今天给各位分享超超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超级育儿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超级育儿师的节目介绍 2、超级育儿师在什么电视播出?...

育儿小陈(小小陈介绍)

育儿小陈(小小陈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育儿小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小陈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家长要怎么防止“破窗效应”,解决孩子犯错屡教不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