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yuer512023-01-22 02:34:07儿童心理15

今天给各位分享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下面就和我来看看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

学前初期的年龄特征:

1、生活范围扩大。

学前初期是3—4岁的孩子,也就是幼儿园小班年龄的孩子。具备了扩大生活活动范围的条件。首先,幼儿的身体比以前更加结实、健壮,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活动精力充沛。其次动作的发展也比较自如,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此外语言能力也基本发展起来,能向别人表示要求和愿望,与人进行初步的交流活动。

2、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先想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

4、爱模仿

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学前中期(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总是摸摸这,看看那,动作灵活,思维活跃,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2、具体形象思维

这时候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很形象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一日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学前晚期(5—6岁)幼儿年龄特征:

1、好学好问

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他们不再满足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

2、抽象逻辑思维还是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幼儿出现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里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再那么外露。看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2

一、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二、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好问、好学;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

一、初生到满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适应新生活;

2、依靠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强直性颈反射;

3、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

4、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社会性的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4、开始认生。

三、半岁到周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3、语言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

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

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幼儿在成长过程的心理发育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对儿童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心理要有非常的了解,以下分享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

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1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3-4岁即幼儿园的小班,从3岁起,儿童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生活范围扩大,心理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此时处于3-4岁幼儿的家长应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阳光似的爱和拥抱。

(1)行为具有情绪性

小班的幼儿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年龄越小越突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如果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哪位老师的话。幼儿的情绪极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爱模仿

你有没有爱到自己家的宝贝有样学样,很爱模仿成人的行为和动作。有时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有什么。

因此在教育中,家长为幼儿提供的玩具种类不必很多,要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常常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和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宝宝树立好榜样。

(3)思维仍具有直觉行动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直接很具体。他们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宝宝要注意正面教育,避免讲反话。对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如“眼睛看着老师”“乖乖坐在椅子上,现在开始喝水了”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即中班,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为: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中班的幼儿明显比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动作灵活,头脑里主意也较多。

原因是,中班幼儿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已经比较熟悉,也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制度,4-5岁幼儿在心理上进一步成熟。

(2)思维具体形象

幼儿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中的形象做支柱。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理解成人的语言。为了让幼儿明白教师所说的话,必须注意了解幼儿的水平和经验,避免说抽象的语言。

(3)开始接受任务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即大班,这一时期幼儿表现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大班幼儿不仅问“是什么”,还会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很广。

好学好问事求知欲的表现,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善待幼儿的质疑。不能嫌麻烦而拒绝。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任然具体形象的,但抽象概括性开始萌芽。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

(3)个性初具雏形

大班幼儿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给予充分的注意。针对个人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因材施教,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发展。

(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他们自己都有了方法去解决。此时丰富幼儿的活动方式,适度增加活动难度,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2

“学龄初期”指的是儿童从6~7周岁至12~13周岁这一年龄阶段。这一时间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也就是儿童从入学直到小学毕业。因此,学龄初期儿童也可称为“小学儿童”。

从学龄初期开始,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而最大的变化是从原来以游戏活动为主导活动的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导的.校园学生生活。儿童的入学,标志着一个人的学生时代的开始,从人的一生中的游戏、学习、劳动几大实践活动来看,儿童已从原来的游戏实践活动跨进了学习的实践活动。这一重大转折显示出社会对儿童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显示着儿童作为一个社会人自身成长的需要提高了。学龄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依然是在新的社会要求及个体发展的自身需要促使下,使心理发展必须承受住面临的重大转折。

具体表现在口头言语能力有了很大发展,情感活动也丰富起来,初步具备了言语和情感的表达能力,智力有明显增长,想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意志活动已经形成。这一系列心理上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在一系列的学习、生活上的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促使下而发生发展的,显示出学习和要求的提高与心理发展互相促进的规律:更高的学习与要求,促使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而心理发展的结果,又保证了较高的学习与要求的完成。可见,有的父母或家长担心学习太费脑子,会把脑子用坏,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学龄初期的重要标志是,儿童开始在学校从事正规而有系统的学习。学习与游戏已完全分开。学习是在教师制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这些,都具有了社会意义。儿童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都是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延续,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儿童的学习具有了与成人工作劳动同等的社会意义。

在学习过程汇总,儿童必须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养成适合于学校要求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社会和老师要求儿童不仅要学习自己有兴趣的知识,还要学习和掌握自己并不感兴趣、但必须学习的课程。这和学龄前期的游戏活动完全不同了,游戏活动可以尽力去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而学习则有时要带有强制性。

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必须能适应这种客观的要求。正常的儿童,一般都能适应这种要求。比如,初入学的儿童,虽然在家庭中、在父母身边娇生惯养,有时表现任性、懒惰,但到了学校,只要老师提出的要求,就能做到每天准时到校、按照老师安排认真地做卫生值日。

儿童进入学校,便能初步掌握使用书写工具(铅笔、蜡笔等)的技能,言语上也已掌握了足够的词汇与言语的表达能力,这时,儿童能有意识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与同学、老师在一起友好相处。因此,有的家长常常会吃惊地说:“哦,我的孩子好象在几天里长大了许多。”

总之,学龄初期儿童,由于从幼儿进入学生生活的重要转折,其心理活动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学校和老师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新水平,设置了逐渐提高标准的学习要求,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严格要求和经常督促儿童按时完成作业。在学校、家长、社会统一要求和培养下,儿童的心理活动将会不断地向着新的水平发展。

幼儿初期心理发展特征3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整个过程中,有不 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下面来看看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吧。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1

一、新生儿期(0~1月)

人生第一年: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婴儿期或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1、心理发生的基础:惊人的本能。

2、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的出现。

3、认识世界的开始。

4、人际交往的开端。

二、婴儿早期(1~6月)

这段时间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眼手动作逐渐协调

1、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3、主动招人。

4、开始认生。

三、婴儿晚期(6~12月)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3、言语开始萌芽。

4、依恋关系发展。

四、先学前期(1~3岁)

1、学会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学前初期的年龄特征:

1、生活范围扩大

学前初期是3—4岁的孩子,也就是幼儿园小班年龄的'孩子。具备了扩大生活活动范围的条件。首先,幼儿的身体比以前更加结实、健壮,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活动精力充沛。其次动作的发展也比较自如,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此外语言能力也基本发展起来,能向别人表示要求和愿望,与人进行初步的交流活动。

2、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先想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

4、爱模仿

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学前中期(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总是摸摸这,看看那,动作灵活,思维活跃,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2、具体形象思维

这时候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很形象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一日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学前晚期(5—6岁)幼儿年龄特征:

1、好学好问

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他们不再满足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

2、抽象逻辑思维还是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幼儿出现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里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再那么外露。看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2

3-4岁儿童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4~5岁儿童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自己组织游戏;5~6岁儿童好问、好学,抽象能力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3~4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时,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欢的玩具来哄他,他会马上又破天涕而笑。

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学前儿童年龄段特征

一、2岁儿童大脑的体积和重量已经是成人的75%,到了5、6岁,儿童大脑的重量是普通成人的90%,而体重只是成人的30%。

二、儿童在学前这个阶段,粗大运动技能与精细运动技能都已经越来越趋向熟练精巧,到学前期结束时,大部分儿童能够轻松地完成诸如系扣子、按按钮、折断或拉拉链等简单的自我服务性的任务,也能够完成精细的动作,如使用剪刀、用彩笔给图画上色、书写单词等。

三、到3岁时,儿童已经是熟练的讲话者了,到学前期结束时,儿童已经能够使用和理解不计其数的句子,能够进行交谈,并对书面语言也有所了解。

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3

一、想象力丰富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二、容易受父母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扩展资料:

学龄前儿童学习特点:

1、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其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使孩子们通过直接体验和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2、又如,根据学龄前儿童情感不稳定的特点,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坚定的态度,引导儿童进行大量的社会学习和实践。

3、总之,学龄前儿童的变化是飞速的,并且是有规律的。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为孩子的发展作好相应的准备。

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下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1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是,这些特征是非常不稳定的。他们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较广阔,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方面,都会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些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容易改变,但是已成为一个人一生个性的基础。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3、幼儿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直觉行动思维。

孩子主要通过感知来了解世界,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所以一些艳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动手操作的玩具更适宜儿童。对于这个特点,一般要利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去教育儿童,图形,玩具等是利于儿童理解领悟的,而一些大道理反而孩子会听不懂。

2、孩子的注意力十分短暂。

一般3岁为3到5分钟,到了6岁会发展到10钟左右,所以在教授幼儿学习时,要善于吸引幼儿注意力,用儿童化的方式去教学,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让孩子在玩中学。

家长可以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如道理与故事结合,跳绳的时候学学数数,相信孩子会很感兴趣。

3、言传身教的作用巨大

幼儿模仿能力极强,他们具有吸收性心智,会学习外界他们所看到的一切知识,作为家长与幼儿日夜呆在一起,幼儿的言行举止会受家长很大的影响,家长要树立一个好榜样,正确运用奖惩方式,有利于儿童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2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也是学前儿童生理成熟与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个体作为一个生物体,其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是纯粹的生物性演变过程;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是以个体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并与其生理机能的发展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也就是说,生理机能是人的外在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的内部生理机制。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普遍存在如下四个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远近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型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制显现出来的过程。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和其他事物一样,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先前的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儿童心理时刻都在发生量的变化,随着量变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从而使儿童心理发展呈现出“阶段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采取渐变的形式,在原有的质的特征占主要地位时,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特征的萌芽,而当新的特征占主要地位之后,往往仍有旧的特征的表现,发展之间一般不出现突然的中断,阶段之间具有交叉性。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不是等速的,学前期和青春期是发展的两大加速期。在学前期的不同时间内,儿童的发展速度也不同。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关键期和危机期就是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或者临界期,指的是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段。

如果在这个最佳年龄段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促进这方面的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就很难弥补。危机期是指儿童在某些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有人认为3岁、7岁、11~12岁是发展的危机年龄。

另外,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不平衡。比如,感知觉在出生后发展迅速,而思维的发生则要经过相当长的孕育过程。

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机制、运动系统的活动能力、感觉和知觉的灵敏度、智力、知识范围、学习成绩、兴趣、态度,以及其他种种不同的心理特征,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性。

4、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独特之处。这种表现在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

例如,相同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也有明显差异。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且环境和教育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作用。这一特征也是实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

以上这四种规律性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这些规律反映出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儿童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简述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3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义务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谊感等等。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比如,告诉儿童不要玩某个玩具,对一组儿童说:“这个玩具很娇气,拿了很容易打破。”对另一组儿童则说比较抽象的道理,比如:“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对3岁的儿童第一种(具体道理)比较有效,而对5岁儿童第二种(强调所有权)比较有效。

由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可以对他们进行有系统的道德品质教育。但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识还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避免空洞说教才会有效果。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那么我就带大家来看看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1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哪些

1、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生活范围扩大;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2、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好问、好学;抽象能力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什么

1、初生到满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生活;依靠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强直性颈反射;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社会性的需要)。

2、满月到半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开始认生。

3、半岁到周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语言开始萌芽;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因此,当爸爸妈妈无法判断宝宝的发育情况是否正常的时候,就应该四处查找资料,借鉴一下资料上宝宝的生长发育的特点,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臆测断定宝宝生长发育的是否正常,从而错过了宝宝如果生长发育不正常的时候露出来的症状。最后,我祝愿所有的宝宝都可以健健康康的生长发育。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2

学前儿童年龄层特点

一:2岁少年儿童人的大脑的容积和净重早已是成年人的75%,来到5、6岁,少年儿童人的大脑的净重是一般成年人的90%,而休重仅仅成年人的30%。

二:少年儿童在学前教育这一环节,粗壮运动技能与细致运动技能都早已愈来愈趋于娴熟精致,到学前期完毕时,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可以轻轻松松地进行例如系钮扣、按按键、断裂或拉拉锁等简易的自身服务型的任务,也可以进行细致的'姿势,如应用剪子、用彩笔给绘画着色、撰写英语单词等。

三:到3岁时,少年儿童早已是娴熟的发言者了,到学前期完毕时,少年儿童早已可以应用和了解数不胜数的语句,可以开展沟通交流,并对书面语言也有一定的掌握。

3~4岁儿童心理发展趋势特性

3岁起,儿童才刚开始离去爸爸妈妈进到幼稚园,过起了社会生活,对儿童而言,需要有一个融入全过程,她们非常容易受心态的操纵,非常容易遭受外部自然环境和周边人的影响,看到其他孩子哭了,自身也无缘无故地哭起来,这时候,假如用新的或他喜爱的小玩具来哄他,他会没多久破天涕而笑。

3岁儿童的自觉性差,模仿性很强。看到他人玩什么游戏,自身就玩什么游戏,看到他人有哪些,自身就需要哪些,父母不必因小孩要想什么就考虑他的规定,能够 教育小孩和其他小孩互换玩具玩,既能使小孩玩上他喜爱的小玩具,也可以鼓励孩子的相处工作能力。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3

学前初期的年龄特征:

1、生活范围扩大。

学前初期是3—4岁的孩子,也就是幼儿园小班年龄的孩子。具备了扩大生活活动范围的条件。首先,幼儿的身体比以前更加结实、健壮,身高、体重明显增加,活动精力充沛。其次动作的发展也比较自如,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此外语言能力也基本发展起来,能向别人表示要求和愿望,与人进行初步的交流活动。

2、认识依靠行动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是先想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3—4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闹。

4、爱模仿

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学前中期(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新鲜,总是摸摸这,看看那,动作灵活,思维活跃,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2、具体形象思维

这时候的孩子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很形象很具体的。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在一日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活动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学前晚期(5—6岁)幼儿年龄特征:

1、好学好问

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比以前更强,他们不再满足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

2、抽象逻辑思维还是萌芽

5—6岁幼儿的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幼儿出现有意的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里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开始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和有意记忆。

4、个性初具雏形

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再那么外露。看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成长过程有很多不一样的额变化,其中心理发展的问题是家长们关心的,孩子的心理状况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以下是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幼儿身心发展的常见问题

1、动作发育不协调

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家长们都需要重视。倘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地采取措施,如动作不协调、认知能力差、情感和意志欠缺、社会性弱、生活习惯差、语言能力差等。最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四至五岁的孩子,他们在动作发展方面最容易存在欠缺。

2、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主要表现为与人的合作能力较差,比较自我,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性别认识模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较大影响等。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多为小朋友为独生子女,或者父母对其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等等。

幼儿的心理发展一般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每一个阶段都死不一样的,有时候会随着成长,变化非常的大。不过很多东西也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的,如果没有人在身边开导他们,日子长了很容易让他们养成爱钻牛角尖的习惯,这样是非常不好的。

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2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一)3~4 岁(学前初期)

1、最初的生活自理3 岁以后,孩子逐渐学会最初的生活自理,他的身躯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

2、认识依靠行动3~4 岁儿童的认识活动是非常具体的,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

3、情绪作用大幼儿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感染。

4、爱模仿3~4 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也很大。模仿是 3~4 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二)4~5 岁(学前中期)

1、活泼好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依靠动作和行动。4~5 岁儿童(即幼儿园中班儿童)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已经比较熟悉。在生理上又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较大提高。因而 4~5 岁儿童的动作比以前灵活,而且有条理。

2、思维具体形象(最为典型)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幼儿期)思维的典型特点。这种特点在中班尤为突出。幼儿开始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

3、开始接受任务4~5 岁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过程都比 3 岁幼儿有较大发展。在日常生活中,4 岁以后的幼儿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最初的责任感。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4 岁左右是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能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三)5~6 岁(学前晚期)

1、好问好学幼儿在这一时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奇心更强。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幼儿在这一阶段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5~6 岁儿童能够根据概念分类。5~6 岁儿童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幼儿出现有意识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觉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在注意活动中,5~6 岁幼儿能够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

4、个性初具雏形5~6 岁的幼儿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绪、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

幼儿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是怎样的

第一,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浮潜状态。

这里所说的浮潜状态主要指的就是孩子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反映,简单来说就是看见什么,就是什么。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所导致的。

第二,幼儿的情绪容易起伏,不易被自己所控制。

通常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状况,那就是方才宝宝还笑容满面,顷刻间就会嚎啕大哭。这是情绪控制难的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

第三,个性萌芽的显露也是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尽管宝宝幼小,但许多个性方面的东西已经略微地有所显现。比如说有的孩子胆小怕生,而有的孩子却活泼开朗,这也是性格的雏形状态。

如果家长朋友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要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发掘,从他们的一举一动去领会,知道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爱好,判断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此才能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明白他们的个性所在,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心里需求和特点都是有所差的,只有多加和他们进行互动,同时家长们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游戏,那么,相信家长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孩子的心里特点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文章

育儿语录正能量,育儿语录正能量句子

育儿语录正能量,育儿语录正能量句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语录正能量,以及育儿语录正能量句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信发圈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句子收藏四十一句 微信发圈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句子(篇一) 1....

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总结上两个字

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总结上两个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以及困境中求生存,逆境中求发展总结上两个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的意思 2021-09-3...

婴幼儿舞蹈,婴幼儿舞蹈常用动作主要分为哪四个类别

婴幼儿舞蹈,婴幼儿舞蹈常用动作主要分为哪四个类别

今天给各位分享婴幼儿舞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婴幼儿舞蹈常用动作主要分为哪四个类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少儿舞蹈培训班给孩子报名去哪里? “聪明树”独特的课...

六一儿童节几岁孩子过,六一儿童节几岁过的

六一儿童节几岁孩子过,六一儿童节几岁过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六一儿童节几岁孩子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六一儿童节几岁过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儿童节是几岁到几岁 六一儿童节几岁可以过 导读:过了那么多...

康贝牌子属于什么档次,康贝牌子属于什么档次的牌子

康贝牌子属于什么档次,康贝牌子属于什么档次的牌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康贝牌子属于什么档次,以及康贝牌子属于什么档次的牌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儿童三轮车十大名牌,儿童三轮脚踏车什么牌子质量好 对于发育时期的儿童而言,...

留守儿童资料介绍,关爱留守儿童资料

留守儿童资料介绍,关爱留守儿童资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留守儿童资料介绍,以及关爱留守儿童资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留守儿童是指什么意思?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